在比拼技術的時代,一項新的進展再次撼動電動車巨頭的江湖。菲斯克公司最近提交的一項固態電池專利前幾天被曝光,展現出未來電池的雛形。不過,也不是只有菲斯克一家公司在這方面下功力,從世界500強汽車巨頭到中國國內相關産業鏈企業,都已經在爲此打磨技能點。
未來電池的大能量
根據被曝光的菲斯克固態電池專利,電動車充電最快只需要1分鍾的時間,便能換來約800公裏的續航裏程,該公司希望這項技術在2023年實現商用。
和目前被廣泛使用的液體锂電池相比,固態電池有著自己的優勢。菲斯克方面表达,其特殊設計解決了锂離子電池低能量密度的問題,並且使充電速度變得更快。
菲斯克并非唯一注目这一土地的业者。丰田汽车目前也正在研发由全固态电池提供动力的电动车,并计划于2022年开放销售。丰田履行副总裁Didier Leroy最近自信地宣称,其固态电池技术可以成为游戏规则转变者,甚至有潜力大幅提高驾驶范围。
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大陸集團的高層上周則表达,將投資也许于2024年或2025年投産的下一代固態電池。
而英國戴森公司已經公布投資10億英鎊用于研究固態電池技術,該公司還以9000萬美元收購了固態電池公司Sakti3。
産學聯盟触目皆是
對于固態電池的研發也並非只有業者在單打獨鬥,很多都形成了産學聯盟,中國學界也有這方面的研究成果。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:
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在與邁阿密大學合作,研制一種新型固態锂電池,它將被應用于微型衛星和國際空間站等。
據日本媒體報道,東京工業大學正在研發固態電池,嘗試和大型汽車廠商合作,將在薄膜上获得實證的低阻力應用到塊狀電池上,力爭開發出可以長時間使用的電池。
中國青島儲能産業技術研究院的研究團隊去年創造性地提出了“剛柔並濟”聚合物電解質的設計理念,構建了複合電解質材料體系,制備出一系列綜合性能優異的固態聚合物電解質體系,有效解決了聚合物電解質各項性能不能兼顧的難題,發展了新型的固態電解質關鍵材料體系。